心正,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框框条条

by KC 张凯佳

生活中,我们很少注意到脑海里的“应该”与“不应该”的声音(should and should not):“我应该做这件事”,“我应该帮他”, “我不应该抱小孩太多”,或者对一些妈妈会有应不应该自然产还是剖腹产等疑虑。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行为背后的“应该” 或 “不因该”, 我们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操控,不自觉地去实行一些事情。

Marie Rowland,澳洲一名作家和心理咨商师写到:“我们一直在与我们认为应该过的生活而不是我们实际过着的生活中斗争… 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我们都觉得不对。为了被他人接受而产生的恐惧或渴望取代了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有些事,因为其他人怎么做,或是大多数人这么说,我们也‘自动化’ 认为–我们也应该这么做。

我想有时候跟着他人说的来做也不是件坏事。然而,如果很多事情都是照着他人的话去做,而内心却有另一股不同的声音或需求,或者对我们个人的现实情况来说不可能做到。这样长期下来我们会觉得心累,感觉不停地在追逐,生活却不快乐。最后,我们可能像Marie Rowland所说,觉得哪里都不对,生活并非自己想要的,也可能觉得失去了自由和对生活的掌控。

据她所写,我们可以试着在“应该”和“想要” (should vs want)之间找到平衡。这可以先从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学习分辨哪些事情是别人说的 “应该”, 哪些是你想做的事。例如:偶尔周末晚起床因为身体疲累不是一件坏事,就算本来你“应该”早起做家事。有时侯,善待自己是更好的选择(sometimes, being kind to yourself is the better option.)。

当然,有些事就算我们不想做却在道义上我们有必要做,比如为伤害他人而道歉。另外,我们也要评估哪些事情是有建设性还是有破坏力的。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喜好,知道什么人事物对自己来说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更贴近自己内心的决定。

很喜欢电视剧《你好,我是谁》里的一句话:心正,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框框条条了。生活中的应该与不应该,想要与不想要,没有对错。我想只要适合自己,身心自在就好。话说,这句话是我的一个观点,不代表你应该或不应该如此生活。但可以停下来想一想,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

资料来源:
Australian Wellbeing Magazine September 2021

推荐文章

留言

10 − 6 =